近年来肉鸭脾坏死屡见不鲜,以往找准病因可以很快控制死亡,但是今年用药控制的效果却不明显,在经过多地市场(江苏、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的病原检测之后,确定这里面有新病原感染造成的,我们将其暂称为肾脾坏死病毒。由于今年的脾坏死情况复杂,病禽病情难以掌握,所以我们会把有关脾坏死的知识论述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脾坏死的危害 脾脏是家禽机体重要的免疫应答器官,脾脏受损后会引起免疫力下降,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生长缓慢、大群生长整齐度差,饲料转化率低、料肉比高,养殖效益低,给养殖户造成极大利润损失。 脾坏死的原因 1、病理性因素:沙门氏菌、霉菌、鸭疫里墨氏杆菌、呼肠孤病毒、黄病毒、肾脾坏死病毒等多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均可引起脾脏坏死。 2、生理性因素:长途运输应激、母源垂直传播、育雏温度不稳定(冷热应激)、饲养密度大等问题。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发病鸭虽然正常采食、饮水正常,体弱消瘦;行动迟缓、瘫痪;腹泻排黄色、白色或者绿色粪便;剖检以脾脏肿大有米粒或绿豆大小坏死灶,脾脏萎缩,质地较硬,脾脏有出血斑点,脾脏坏死严重的有胶冻样物包裹,死亡率大约在5%-20%左右,因而临床上大多称“鸭脾坏死症”。 发病情况 不同病因导致的发病症状不一样,应结合其他内脏器官病理鉴别诊断。 生理性脾坏死:病鸭脾脏萎缩,发育不良,肝脏肿胀呈土黄色。 沙门氏菌型脾坏死:脾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灰白色坏死点;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霉菌性型脾坏死:脾脏呈紫黑色、灰绿色或大理石病变,肺脏、气囊有大量的霉菌结节,肌胃角质层脱落溃疡等症状。 呼肠孤病毒型脾坏死:除具有典型的脾坏死症状外,肝脏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或黄白色坏死点,胰腺有散在针尖大小坏死点。 肾脾坏死病毒型脾坏死:脾脏有典型坏死症状,肾脏肿大、出血严重。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防控措施 1.选择优质的雏鸭苗,杜绝病原垂直传播。 2.加强饲养管理,掌控好温湿度,防止冷热应激。 3.增强免疫力,可投喂一些保健性的具有调节免疫器官功能的药品。 4.接种疫苗和使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定期净化体内病原,增加抵抗力。 5.对于新病原的出现,要及早做好防控。 6.混感治疗,不要顾此失彼,一定要全方位控制。 根据市场上出现的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新型脾坏死病毒,康乐生物定向升级康力健产品配方,面对新型脾坏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