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发病率可达100%。
在这个夏天育雏鸭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范鸭肝炎的工作,一旦雏鸭群中出现可疑症状,及时用药是关键。
鸭肝炎引起的雏鸭大量死亡
鸭肝炎的表现
潜伏期为1-4天,发病急、病程短,一般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3-4天内。
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缩颈,翅膀下垂,有的雏鸭出现腹泻,排出稀薄绿色粪便。
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全身性抽搐,大约十几分钟后死亡。
死前头向后仰,呈现角弓反张姿势,俗称 “背脖病”。这是死前的典型症状。
典型表现
解剖可见
肝脏:肝肿大,质脆,外现呈土黄色或黄紅色,肝表面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状,充满胆汁,胆汁呈淡绿色、茶色或褐色。
脾:有时肿大变性呈斑驳状。
肾:多数病例充血、肿旅。
防治措施
不从发病鸭场、孵化场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不经过消毒进入鸭场或窜圈。育雏室门应设有消毒池。严格按卫生消毒要求处理病死鸭。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洁净。
面对雏鸭群发病,可以使用亚可菲进行饮水治疗,亚可菲采用肠溶物质包被,充分实现肠道溶解、吸收,又是生物制品,不含抗生素、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